生命教育,对于青少年来说,自然是很重要的。从生命的价值出发,引导青少年认识生命、尊重生命,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可如果是戴着“青少年心理不健康、急需矫正”的焦虑墨镜,去组织教育课题,显然是很荒谬的。青少年自杀等漠视生命的举动,只是个别现象,“以偏概全”只能说明我们的心态出现了问题。
毋庸讳言,当代青少年群体中存在一些问题,自杀现象增多就是其中之一。但我们也要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已经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2005年,《中国首次青年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公布,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9%,高于中国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在前所未有的就业生存压力面前,有一些心理素质脆弱的青少年走上了毁灭自己的不归路,这意味着什么又警示着什么?我想,无论如何,把“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推给青少年并一味批评或者“呼吁”,这本身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 上一篇: 青少年心理咨询八成是学龄前孩子和小学生
- 下一篇: 一份沉重的报告:随年龄增长青少年诚信现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