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许多学校大兴读书之风,积极营造书香校园,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经典、聆听大师、砥砺秉性。这本是教育回归人文的一大幸事。然而一股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浅阅读”的之风却令人深感不安。
一些学校为让学生达到一定的阅读效果,甚至为学生罗列出应读的种种名目繁多的必读书目。在这些自我标榜为“阅读时尚”的《名著速读》、《经典扫描》手册之中,赫然明示读者(尤其中小学生)“要用最少的时间读最多的名著”、“花最少的钱购置最多的名著”。看着这些似乎挺在理的衷告,笔者不禁为中小学生的阅读担心,仅仅靠“一目十行”或“走马观花”式的“浅阅读”就能速领名著精华,一览大家风范了吗?否也。
大凡读过书的人都知道:要想真正读懂一本书,读书人就得付出辛勤的心血与汗水。正是从这些费心劳神的苦读中,读书人才获得知识的乐趣与精神世界的陶冶!在读书的过程之中,阅读者所获得的诸多心灵感悟、精神愉悦以及书中所独有的艺术魅力、思想蕴含,几乎都是从对经典名著原汁原味的品读当中领略到的。“浅阅读”虽然表面上能以简约且直观的形式,满足忙于应付的学生享受文化快餐的心理需求,但它毕竟与名作原著有相当大的距离,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种引发营养不良症的速冲方便面而已!“浅阅读”最终将导致学生对名著的肤浅化理解、削弱他们的求知欲望甚至剥夺他们的审美情趣,那么思维的惰性与思想的荒芜就离他们为期不远了。
作为理解能力、接受能力等各方面还有待发展的中小学生,如果我们以“浅阅读”的形式让他们去“博览群书”,那我们造就的只会是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那我们的下一代对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文学遗产又何谈继承与发扬呢?让我们的学生远离“浅阅读”,让他们在经典名著的细致品读、精读中健康成长吧!
- 上一篇: 班主任要当好学生心理医生
- 下一篇: 校园爱情:像雾像雨又像风